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优秀学子

在责任中成长,在忙碌中前行——2018-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唐甜


发布时间:[2019-11-11]   点击数:


1_副本.jpg

唐甜,女,2000年1月出生,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专业2017级学生,现为一名大三学生。曾获人民一等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九届“微笑接力”讲解大赛能环分站赛三等奖、第二届大学生厕所创意大赛优秀奖、第三十五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组A组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Office商业应用能力赛项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奖励。大一暑假期间协助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合作调研项目《中国居民膳食大米的重金属暴露健康风险调查》, 并被评为“优秀调查员”、现今正在参与《协同脱除NO和CO催化材料的筛选与优化》校级srtp科研项目。曾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校文体部干事、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等,现担任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学院官方公众号Seee的主要运营者之一以及能源1908班新生班主任。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我愿意全身心投入每一份我喜欢的工作中去,但同时我也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热情工作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学习,对于这两年的大学生活,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总结就是“在责任中成长,在忙碌中前行”,我喜欢自己这样充实的状态。

求知之路,自我超越

2_副本.jpg

大二学年我附加分后加权成绩为95.23,加权专业排名2/113。进入大学之后,通过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不断探索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的成绩一直在上升,所以我给自己的求知之路定位的关键词是“自我超越”,不停地向自己宣战,不停地努力尝试超越自己。大一上半学期我的专业排名第八,大一下学期有过一段瓶颈期以致于期中考试考三科挂了两科,在面对这样的令人崩溃的结果时,我一度迷茫,但并没有就此放弃,因为我没有时间去悲伤,于是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严格要求自己,向自己宣战,立志一定要加倍努力在期末考试力挽狂澜。对于学习这件事,我始终相信付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大一学年我成功挤进专业前五,拿到了三千元的人民一等奖学金。但我并不满足于此,进入大二后的我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在用学生工作、科研竞赛充实自己的同时,坚持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课后整理笔记并查阅资料以强化理解,认真完成作业,反复温习,再根据个人理解情况标记重点、难点、易错点等,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这样,大二学年,虽然课余生活变得异常丰富,但成绩依然稳步上升,取得了专业第二,再一次宣战成功!

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令人欣喜,但更让我欣喜的是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大学以前,对于“环境”我只能想到清扫大街,经过两年的学习,逐渐对“环境”这个词这个专业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我愿意努力学习未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对自己的宣战,都会带来很大的改变的力量。所以在未来的路上,我也会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拼搏,去不断地超越自己,突破极限!

竞赛之路,激流勇进

竞赛是对所学基础知识更深层次运用能力的检验,我享受自己在竞赛中全力以赴一件事的状态,也喜欢团队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状态。大二学年参加过不少比赛,学科竞赛方面获得了第三十五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A组二等奖、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素养信息大赛三等奖,科技创新竞赛方面在汪群慧老师的指导下,与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基于炉灶废热利用的环状热水壶》在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中获得二等奖、与组内成员合作设计的《“魔方”泡沫微冲水转化堆肥/燃料厕所》方案参与“第二届大学生厕所创意大赛”获得优秀奖。与数学竞赛、英语竞赛失之交臂的我,依然没有放弃继续报名了物理竞赛,基于前几次学科竞赛的经验,我打印了培训课上老师讲授的ppt以及历年真题,每天大半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大学物理的书以及课堂ppt,按计划每天搞懂几道真题,遇到不懂的积极求助老师,最终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外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我第一次组建团队参与的竞赛是节能减排校内赛,从组队、讨论到正式提交申报书经历了三个多月,三个月间我查阅了数篇文献,每周进行团队会议分享自己的灵感,再查文献,再不断完善方案,每天脑子里满满的都是“节能减排”四个字,最终将完备的申报书写完后,看着自己的成果抑制不住的激动,最终我们所完成的作品取得了校内赛二等奖。

科研之路,耐心坚持

3_副本.jpg

亲身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才能真正锻炼科研能力。从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起,我开始尝试以前不曾接触的领域——科研。暑假期间协助段小丽老师与曹素珍老师负责的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合作调研项目《中国居民膳食大米的重金属暴露健康风险调查》, 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从超市、菜市场、农村收集了产地不同的各类大米,制作调查问卷并在湖南省范围内发放,最终线上线下一共收集到500份左右的问卷,为此次调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被评为“优秀调查员”。除此之外,大二下加入了高凤雨老师指导的队伍进行“协同脱除NO和CO催化材料的筛选与优化”校级srtp科研项目,在第一次实验中,我便深刻认识到学习和实践的天壤之别,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初步掌握了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在切身体会后对实验操作规范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前期作为一个初学者,主要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科研实验,现阶段,我们通过前期的实验以及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再加上自己通过文献的阅读后的思考,我们逐渐有了自己对于这个项目的认识,也提出了更多影响催化材料协同脱除NO和CO的因素,打算在下一步实验中对我们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对科研的初步接触,我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但最大的感触是做科研需要耐心,因为对于科研来说,也许并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成果,也许需要坚持很久做很多次实验才能跨出一小步,所以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可能不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它有可能是“十分耕耘十分收获”。

4_副本.jpg

学生工作,甘于奉献

身为“工作狂”的我认为,工作带给人的不仅有经历,还有经验和成长,以及发现快乐的能力。我喜欢文艺类活动,所以我加入了校学生会文体部,在文体部的日子里,我跟同事们一起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咱们学校的“吾肆放歌”校园歌手大赛,从赛前无数个晚上的策划到比赛过程中搬放道具再到最后比赛结束收场至凌晨两三点,虽然很累,但更多的是内心的自豪感以及组织策划能力得到提升的满足感。这不仅锻炼了我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也让原本怯场的我,在无数次见证大家在舞台上绽放光芒之后,开始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从幕后走上舞台,参与了多次文艺演出及比赛。

5_副本.jpg

在大二上,我留任了院学生会的宣传部部长,一直到今年7月份的主席竞选,以最高票数成功成为能环学院学生会主席团的四分之一。在宣传部任职的一年半里,我完成了近百篇精美推送的制作,积极参与各类赛事视频的剪辑以及海报制作,是学院官方公众号Seee看见主要运营者之一,原创手绘了贝壳周边美食图,为学院两周年庆生绘制了手绘漫画以及卡通形象的初步设计,为学院三周年庆生设计了电子版卡通形象,为2019级新生设计了院服。在宣传部学会了很多的技能,收获了一群可爱的同事和学弟学妹们,“以光影纪时光,以媒体传感动”是我一直以来的对宣传工作的理解,也是我如此热爱的原因。

6_副本.jpg

紧接着我成为了能源1908的小班主任。入学前挨个打电话统计信息、整理厚厚的资料袋,入学后带着大家填各种表格、解答各种疑惑、组织第一次班级见面会、班委选举、集体自习,责任感促使我变得更加耐心细心,同时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真的很开心能够成为能源1908的小班,未来还有一年的相处,我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积极在每一次活动中给他们传递正能量,尽可能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成为他们心目中那个优秀的小班。

7_副本.jpg

很多人都会问我,这么多工作还能好好学习吗?不可否认学生工作真的很忙,无论是主席还是小班,都有很多的任务需要花时间去完成,但学习不是看你花了多少时间,更重要的是效率。对于没有任何回报的学生工作,最重要的大概是情怀吧,我喜欢我的每一份工作,我享受这份工作的过程,所以我不会觉得它是任务,我甘于为同学们奉献,我把它当成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忙完之后继续元气满满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社会实践,充实自己

社会是更宽广的舞台,身为大学生,总有一天要走出社会。大一暑假有幸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建了“洱语实践团”,前往云南调研普洱茶的前世今生。在半个月里,我们在街边发过问卷、走进路过的每一家茶店去聆听那些爱茶之人与茶的故事、与茶文化博物馆等机构联系沟通预约参观等等,切身走入社会,开拓了自己的眼见,也锻炼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更是通过对茶的认识让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8_副本.jpg

除此之外,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我参与了学院2018、2019级的迎新活动,协助引导新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暖橙校园”清扫活动、太阳村志愿活动等等都少不了我的身影,在实践中接触到了更多的人,使得自己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经历足以让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更好地姿态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写在最后

有位哲学家说过:人生总是很累,你现在不累,未来会更累。从开学以来我就抱着保研的目标,走到现在,偶尔会觉得累,但回过头再看这两年的自己,更多的是感谢一直拼命努力平衡好了学业和工作的自己,我离目标又更近了一步。大二学年我对自己总体是满意的,成功竞选成为了主席,也成功应聘成为新生班主任,成绩也依旧保持在前列,竞赛科研方面也小有成果。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继续在责任中成长,在忙碌中也能继续前行,这也是我一直所向往的充实的大学生活!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010-62333757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