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优秀学子

勤勉坚毅,实现自我——优秀学子李子宜


发布时间:[2018-04-11]   点击数:

李子宜于2012年以保研第一名的成绩成为12级直博生,专业为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曾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技术”,负责变压吸附实验内容,并独立研发了高压静态吸附仪装置;同期参与横向课题“活性炭烟气脱硫”项目,负责实验平台建立、开展、总结工作,并首次在活性炭脱硫技术上运用二次推动力内扩散模型解释了相关吸附现象。目前正主要负责研究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PM2.5颗粒物的检测分离及其关键成核物的吸附分离,承担实验、数值计算和理论研究工作。针对该课题,已展开的研究包括PM2.5水溶性离子检测、室内空气中PM2.5电除尘技术、大孔吸附剂的制备、吸附性能测试、微观动力学可视化技术研究以及气相低挥发性有机物及核模态纳米颗粒物在多孔介质的吸附特性研究等,为细颗粒物脱除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所取得的论文成果为1篇SCI一区,4篇SCI二区、1篇SCI三区,1篇EI(已接收)以及1篇全国中文核心等8篇论文。

李子宜 (1).jpg

人常说大学四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于我而言,能将这时光延续到博五,着实是件幸事。相比本科的青葱躁动与放肆不羁,博士更多的是一种独处、锤炼,和种自我价值的慢步呈现。


12年秋季我本校直博。和绝大多数博士一样,起初遭遇了课题方面的困惑与迷茫,当时自认为下了颇多功夫却仍感觉无从下手,这多少与以往“考前努力拿高分”的理念有些出入,带来了一些心态上的不适。我很感激我的导师,是他在关键时刻帮助了我,教会我如何作出调整。多次促膝长谈,我逐渐理解了什么叫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逐渐学会以谦卑之态、从零开始做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做到保持一颗求学好奇之心并为之一直努力。经师可遇人师难求,更为重要的是,我还从导师身上感受到了严谨扎实的学风、有条不紊的作风,工作激情和科学理性的统一、踏实做事和坦诚做人的结合。正是这些转变开启了一个良性循环,让我可以摒除杂念,按耐寂寞,静心积淀。


第一次实质性进展是在二年级中段。那时撰写基金申请书,与两位研一学弟分工合作,对此前读过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总结归纳。我们的课题立足于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意在结合课题组擅长的吸附技术为PM2.5雾霾的治理做出实质性贡献。但要找到一个创新、靠谱又实用的点子实属不易,在此期间经历了发现、推倒、肯定,再推倒、再肯定等反复推敲,终于抽丝剥茧出一套自己的研究体系。由于课题的跨领域性,检索出的有效文献多达500篇,而要将这些海量的知识融入进课题体系之中,需建立稳固而完善的逻辑框架。在那段师生共同奋斗的日子里,我体会到了认真、务实、创新、合作的这几个词的深刻含义。


二年级下学期,我很幸运地获得了前往台湾交通大学环工所蔡春进教授组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个台湾气溶胶领域首屈一指的实验室,我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最前沿的设备,接触领域内的一线信息,其催生出的强大动力是我每天都在迫使自己不断学习。在交流期间里,我参与了“PM2.5水溶性离子在线检测”研究课题,同时独立开展并完成了“新型静电除尘器对空气中纳米颗粒物的净化技术” 研究课题,期间是蛮辛苦,但始终很充实。蔡老师在学术上给予了我细致入微的指导,感染我的依旧是一位优秀导师身上固有的那些气质——扎实、认真、严谨……我感受到每天都在进步,尤其是英文论文的写作,半年后有了一个飞跃。


三年级,回到北科,我与两位师弟着手开展起之前拟定好的课题研究,并试图将气溶胶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气体吸附知识体系之中。每日实验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低挥发性化合物生成-吸附-检测实验平台的搭建,与脱附动力学热重研究分析手段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获取了诸多相关数据,总结凝练出了属于自己的学术成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欲将颗粒生成系统并入吸附系统,实现气-粒共存吸附体系以探索纳米颗粒对气体吸附的影响,那将是更大的挑战。


四年级,在前期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课题进行延展,与国际知名多孔材料研发团队合作,探索了新型有序介孔吸附材料对低挥发性化合物吸附的新现象。同时,引入分子模拟手段,与新加入优秀的研一师弟日夜攻关,最终形成了基于气相多环芳烃与硅基介孔模型的多尺度分子模拟方案,并觅得合理的超算资源,完成了相关计算,与实验成果结合最终形成从宏观到细观的低挥发性化合物吸附研究的成套体系。基于该体系,未来将会深入开展更多有趣且有意义的科学探究和应用研发。此外,在这一年里本人还有幸参加了过滤、吸附领域内的两次重大国际会议(世界过滤大会及国际吸附基础会议)。在会议上对课题组近期研究做了口头报告,获得了领域内知名学者们的指导性意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大牛们的交流,在大方向上对本领域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李子宜 (2).jpg

过去的四年,科研上的每一步看上去都不太容易,那从不是“考试放榜”的突变式获取,要求着我在喜悦与失落中反复游走,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谦卑地对待科研。博士学习不仅是在科学方面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强的人格培养。想起某位前辈的话—“博士是一个在某以科学领域发现新问题、定义新问题以及解决新问题的系统培训。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发文章毕业,那么你就偏离了方向,这样的博士不是一个好博士;如果你认为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知道了什么是认真、务实、创新、合作,那么你差不多可以毕业了”。


很庆幸自己还不算太晚就意识到了一些道理,在后大学时代依旧感知着生活给予的善意与挑战,这些属于我当下的美好。


以勤勉之功夫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容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有崖之生命致力于大气污染治理,有效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以平凡和坚毅之心力倾注于技术发现和应用研究,增进公众福祉并实现自我价值。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010-62333757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1